导入数据...
“乡”约盛夏,遇“践”青春:遂宁校区绘梦乡村队以青春之力,赴乡村之美
时间:2025-07-26 17:34:53   来源:遂宁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   查看:48
文字:拉措 | 图片:袁闻雯 王蔺梅 | 初审:康雅洁 | 复审:余天威 | 终审:饶显周

            近日,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绘梦乡村队于7月5日至7月11日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白沙镇荆桥铺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重绘巴山筑梦乡村,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通过墙绘补色、基层交流、美术支教等形式,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修复文化符号 美化乡村风貌

    抵达荆桥铺村后,团队首要任务是为村委会外墙1.8米×36米的墙绘进行补色翻新。由于长期风吹日晒,原有墙绘出现褪色、斑驳等问题。队员们携带颜料、画笔等工具,仔细比对原色、填补空缺,对画面中的乡村风光、民俗文化等元素进行细致修复。经过四天的连续作业,墙绘重新焕发光彩,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既美化了村容村貌,也让乡村文化符号得到更好传承。

共话文化振兴 达成合作共识

 

    实践期间,团队与荆桥铺村村委会书记进行了深入交流。陈贤鹏书记详细介绍了村庄的发展现状、文化资源及未来规划,重点提及乡村文化建设中艺术人才短缺的问题。队员们结合专业所学,就如何通过艺术形式活化乡村文化、吸引青年返乡等话题提出建议,双方还就后续合作开展艺术支教、文化活动等达成初步共识。

开设艺术课程 激发儿童兴趣  

    针对村里儿童艺术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团队专门开设了美术基础课程。课程涵盖线条练习、色彩认知、简笔画创作等内容,队员们通过趣味讲解、手把手示范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感受绘画魅力。课堂上,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用画笔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课后家长们表示,这样的课程让孩子们接触到专业美术教育,有效激发了艺术兴趣。

 

   此外,队员们还通过采访学生家长的形式,向家长们了解乡村教育需求、文化活动偏好等信息,为后续开展精准帮扶积累了一手资料。此次实践活动,既发挥了高校艺术专业优势,也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实现了实践育人与服务社会的双向价值。

 

编辑:学生工作

  • 二十届三中全会
  • 校训
  • DJI_0757.jpg
  • 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