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温州理工学院与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师生交流活动
时间:2025-07-27 19:58:30   来源:遂宁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   查看:45
文字:李昊洋 | 图片:温州理工学院 | 初审:秦绍林 | 复审:余天威 | 终审:饶显周

   2025年7月25日上午,温州理工学院“AI温慕行”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开展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座谈交流活动。温州理工学院实践队带队老师商飞燕、杨云及来自温州理工学院、阿坝师范学院的10名实践同学;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综管委学生科科长、校区团委书记秦绍林,团委副书记(学生)李昊洋及暑期实践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秦绍林受校区领导委托对温州理工学院师生代表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作为四川师范大学三大校区之一,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书院+院系”双院协同育人、校地协同育人,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校区团委副书记(学生)李昊洋简述了遂宁校区以“青春赋能乡村,实践淬炼担当”为主题,组织31支实践团队、500余名师生,赴川渝黔等地在乡村振兴、红色基因传承、非遗保护等8大领域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情况。

 

   温州理工学院教务处教学教研科副科长商飞燕老师对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的热情接待与互动交流表达了感谢。她介绍了温州理工学院的概况,以及“AI”温慕行实践队的基本情况以及近期实践成果。她重点聚焦《课程设计与评价》数字教材应用的创新实践,希望能为两校教师数字化教学、学生数字化学习提供参考。杨云老师则围绕温州理工学院在省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以及服务民族团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工作展开介绍,并表示将开展语言态度代际差异调研,最终形成报告以服务地区语言推广策略;以及该团队继承温理工“智缬乡创”实践队传统,在遂宁开展普通话推广与人工智能技术科普,运用AI技术创新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等方面取得的实践成效。

 

   在自由交流环节,双方师生代表就暑期社会实践中的人工智能运用、非遗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实践经验、区域产业发展的观察与实践探索等方面的具体感受和收获进行了分享与互动。座谈会最后,双方举行了数字教材及文创产品的赠送仪式,共同表达将持续深化两校师生在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领域的合作。

 

   此次交流活动有效促进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与东部高校的经验共享与资源互通,为青年学子搭建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实践平台,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以创新实践服务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

编辑:学生工作

  • 二十届三中全会
  • 校训
  • DJI_0757.jpg
  • 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