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子居),与孔子并称“孔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唐宋之后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许多命题的哲学思辨以及伦理启示,至今仍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乃至整个东亚。
孟子曾经游历齐、宋、滕、魏、鲁等国,前后有二十多年。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孟子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乐的事。”他在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至中唐时,韩愈著《原道》,把孟子视为唐以前儒家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定为“四书”,使之成为儒家基本经典之一。
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仁的标准,根据《孟子》一书可以概括为:第一、亲民。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第二、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第三、尊人权。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第四、同情心。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恩办法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第五、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
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要以“礼义”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放弃礼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一贯以孔子的正统的继承者自居,他的教育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仅授徒讲学,培养出了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优秀的学生,还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著《孟子》七篇,留给后世。犹如绵绵春雨,普降于漫漫的历史文化中。
“论教育教学”是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体现:
一、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认为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的要求源于人的本性本心,有伦理学意义,同时“性善论”认为通过学习人人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君子,又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孟子认为教育的首要作用就是保护和扩充人的善良本性,通过教育引导人们向善,实现个体的道德完善和社会和谐。
二、明人伦与道德教育
孟子强调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明人伦”,即让人们明白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通过道德教育,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使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三、扩充善端与教育方法
孟子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扩充善端的过程。他提倡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发现,通过内在的力量去寻求真理和智慧。同时,孟子也强调环境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善良本性,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四、持之以恒与学习环境
孟子认为,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付出。他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制定学习目标,并为之付出持续的努力。同时,他也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认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
五、反求诸己与自我反省
孟子认为,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省和自我提升的过程。他提倡“反求诸己”,即遇到问题时要先从自身找原因,通过自我反省来发现问题并改进自己。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六、知行合一与实践教育
孟子认为,知识和行动是密不可分的,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的实践能力。他提倡“知行合一”,即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这种实践教育的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七、教育平等与人才培养
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他主张教育平等,反对贵族垄断教育的现象。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教育方法中的“因材施教”。肯定在进行教育时,必须采取因人而异的多种方法。而且,对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了发展。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孟子所倡导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是中国古代教育学的结晶,对今天的学习和教育有巨大的价值。他提倡“有教无类”,即不分贵贱贫富,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这种平等教育的理念有助于拓宽人才培养的渠道,促进社会公平和进步。
八、教育与社会和谐
孟子认为教育对于社会和谐至关重要。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同时,教育也可以促进社会流动和阶层流动,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因此,孟子强调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孟子的“论教育教学”教育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注重道德教育、实践教育和平等教育等方面,这对于当今社会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只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尊师重教文化和师道精神,不断创新赋予其时代精神,才能以教育家精神厚植教师发展之本,以强师建设托举教育强国之翼,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资料
[1] 《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2] 刘蔚华.孟子思想研究(上下)[J].齐鲁学刊
[3] 云根著.中国历代文化名人诗传[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20.05.第12页
[4] 费君清主编.国学经典导读[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0.06.第44页
[5] 余建忠等主编.大学国文精读[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8.08.第285-287页
[6]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术论文
[1]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
[2] 论先秦儒家人性论与道德人格培养.《cnki》,2018
[3] 付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研究.《军事体育学报》,2017
【编辑:学生工作】
地址: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科教园区科创西路88号 | 邮编:629000 | 联系电话:0825-6668003 | 内容管理 版权所有:四川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