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非师范专业建设研讨会在遂宁校区行远楼417会议室召开。会议由罗晓彬主任主持,相关专业院系负责人围绕现有专业优化调整及新增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
会上,各专业负责人对本次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路。文化产业管理系聚焦“文旅、文博、文创、非遗”的专业建设落脚点来革新课程体系。园艺系正在通过实践基地拓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科整体竞争力。公共事业管理系探索政校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将政府企业运行机制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竞争力;城乡规划系构建“政策+设计”双轨路径推动基层实践;电子商务系设立大数据开发与营销方向,对标行业前沿、深化产教融合。广告学系打造文案策划、影像新媒体、设计创意三大应用型培养模块,着力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复合型广告人才。各专业培养方案均强调产教协同与市场需求衔接,为区域发展输送适配人才。
罗主任强调,专业建设是尤其是培养方案的优化是校区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更是当前非师范专业的首要工作。各系需“双向奔赴”双向奔赴,一方面“走出去”调研全国标杆院校,汲取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将调研成果“引进来”优化本系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应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动态平衡,既要拥抱变化,适应市场需求的转变,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培养方式等;又要坚守不变,将师资队伍的建设作为专业发展的核心支撑,把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能力,凸显专业优势、特色作为不变的主旋律。专业建设应有清晰的目标,每个专业应有较高的定位,要着力思考本专业在全省乃至西南地区的影响力。
编辑:教务科
地址: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科教园区科创西路88号 | 邮编:629000 | 联系电话:0825-6668003 | 内容管理 版权所有:四川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