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清晨,朝阳初升,遂宁校区“红色薪火·普润巴山”暑假推普实践队的10余名队员精神抖擞,踏上了前往巴中市通江县的三下乡征程。项目依托通江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以“推普+红色文化+乡村振兴”模式为基础,以“1+5+N”为实施抓手,项目借助普通话推广,深度传承红色文化,让红色精神在当地中小学学生、社区居民心中焕发新光彩,切实助力乡村振兴实践。
清晨7时,“青春志愿行,普语润巴山”口号声响彻遂宁校区上空,队员们身着统一队服、高举活动旗帜与队旗,活动旗帜心形、手形融合,传递人文关怀与实干精神,环绕的多彩彩带,象征推广路径多元,为乡村添活力。这一标识诠释了借推普凝聚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理念,引领各方共绘乡村发展新篇。历经近5小时车程,实践队于14时抵达通江县。稍作休整后,启动仪式暨工作部署会召开。队长汪艺璇强调:“通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推普要与传承红色基因结合,让语言成为老区联通外界的纽带。”仪式结束,后勤保障、教学、宣传、视频等小组迅速分工,有序推进食宿安排、课程打磨、宣传筹备、素材拍摄等工作,为后续活动筑牢基础。
未来一周,实践队将走进通江3所乡镇小学、5个社区,开展探秘巴中语言生态、精神传承文化行、文体双栖绽芳华、红色故地溯源游、川师推普力行明等活动,在抖音、哔哩哔哩、小红书等多平台进行宣传推广,进行同步直播以拓展覆盖面。“让普通话融入老区日常,让红色土地开满语言振兴之花”,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的实践队成员们将以行动诠释青春担当,书写推普赋能乡村的生动篇章!
编辑:学生工作
地址: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科教园区科创西路88号 | 邮编:629000 | 联系电话:0825-6668003 | 内容管理 版权所有:四川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