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川穗文履队探秘千年银花丝,传承非遗工匠魂
时间:2025-08-27 17:39:53   来源:遂宁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   查看:57
文字:刘悦 | 图片:毛娅 赵庭然 | 初审:康雅洁 | 复审:余天威 | 终审:饶显周

   为了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7月15日到7月24日,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川穗文履队参观了成都博物馆。在银花丝技艺传承人罗婷婷老师的带领下,深入体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

   活动伊始,罗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银花丝的历史。银花丝以其“无胎成型、填丝堆垒”的独特技法闻名于世,并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银花丝的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从拉丝到焊接,需经过数十道精细工序,任何环节的微小失误都可能导致作品的失败。”罗老师的讲解让同学们对这项技艺充满了敬畏之情。

   今日“指尖课堂”上,罗婷婷老师邀请银花丝传承人,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传承人展示熔炼、轧片、拉丝工序,银料在熔炉中化为液态,冷却成银块,再经轧机碾压成薄片。拉丝环节,银丝在传承人指尖穿梭,渐细如发,成品引得惊叹。罗老师讲解了银花丝与珐琅彩融合之美,让同学们仿佛听见清代工坊里的编织声,触摸到匠人留下的温度。

   川穗文履队的同学们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对银花丝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感受到了非遗传承的责任与使命。他们将把这次的所见所闻所感分享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了解银花丝,关注非遗文化。同时,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行动中来,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学生工作